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国民族文化外译与增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工作坊再次成功举办学术活动

发布日期: 2018年09月28日

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2点至4点,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坊“中国民族文化外译与增强国际传播力建设”依托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前沿建设平台,在文华楼1203会议室成功举办“《诗经》的英译问题探究”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顾钧教授担任主讲人,外国语学院石嵩副教授担任主持,参加此次工作坊活动的还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师生等五十余人。

围绕此次工作坊的主题,顾老师以“《诗经》的英译问题”为例,从《诗经》的不同译本以及四首不同译者所译的《诗经》文本入手,展开论述。

首先,顾老师梳理了《诗经》的不同译本,让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了解《诗经》翻译的学术研究史。关于《诗经》的全译本,顾老师谈到华兹生、梅维恒等汉学家,“以诗译诗”的阿瑟•魏理、埃兹拉•庞德,中国的许渊冲、余冠英等人的译本。他向我们展示了《诗经》翻译的丰厚历史;并指出,现今研究《诗经》英语翻译的材料体系庞大,种类繁多,鼓励大家深入挖掘。

接下来,顾老师以《诗经》中的《邶风•静女》《齐风•鸡鸣》《关雎》以及《卷耳》为例,使我们进一步从经典的个案分析中把握到其翻译的精妙独到之处。首例《邶风•静女》,顾老师对备受争议的“爱”字的不同翻译进行分析,而且还提及到了本诗中对于时态、语态、人称以及专有名词等翻译策略的处理,细致入微、精妙绝伦。第二例《齐风•鸡鸣》,他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对这首诗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其视为情诗;另一种则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按照文以载道的方式理解,并指出这是由于参考了不同译本。第三例《关雎》,顾老师则重点分析了“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不同译文,其中美国传教士娄理华的翻译备受争议,然而他自己的解释又似乎并不被当代学者所认可。最后提到的《卷耳》则对人称“我”这个称谓和“采采”一词的翻译做了详细的解读。在解释不同的《诗经》译本时,“诗无达诂”,每本《诗经》的全译本并不都是完胜的,但总有一两处优胜他者,因此我们在分析译本时,也要综合起来从宏观的角度来考量。顾老师幽默风趣的解说中蕴含他文史兼容的厚重、慎思明辨的智慧以及古雅谦逊的情怀,深深感染了在座的老师同学们。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大家都踊跃提问,畅所欲言,一场知识的盛宴转向了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中国民族文化外译与增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工作坊的此次学术活动又一次取得了圆满成功,热烈欢迎各院系师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工作坊的后续相关活动。

(外国语学院2018级研究生 丁明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