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孙三军教授应邀在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日新楼220教室做专题讲座“大语言模型在翻译实践与研究中的应用”。本次讲座为外国语学院“文·语”学术讲堂第九期,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马士奎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孙三军教授首先从定义特征、发展历史、影响与意义、特点与劣势等方面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基础内容。他指出当前大语言模型可应用于多场景,并对此提出相关实际应用建议。为获得更优质输出、更精准反馈,孙教授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详细展示了在大语言模型中所输入提示词应包含的基本结构及优化提示词的技巧方法,根据不同输出需求灵活调整提示词的描述。
随后,孙教授从五个方面阐述大语言模型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多引擎分析对比、翻译方法对比、译前分析与术语准备、译后编辑技巧、质量评估方法。他指出人工翻译的总体表现优于大语言模型产出的译作,且AI在汉译英方向表现更佳。在利用大语言模型辅助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翻译方法及目标受众均会使其最终产出的译作存在差异。最后,孙教授还分享了AI在翻译学术研究中的应用趋势,为同学们如何使用AI辅助论文选题、提示词及文献综述撰写、研究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提供宝贵经验。
在交流阶段,孙教授进一步强调了合理使用大语言模型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更多关注翻译研究的前沿话题,学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规律。本次讲座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加深了对大语言模型的认识,引发了如何将当代前沿科技应用于翻译的思考。
图/文:曾丽媛,冯熠灿
审校:邓周媛,古丽巴努木,吴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