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办。本届论坛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亦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共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1万人。
翻译系、英语系在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的引领下,为学校推荐两名优秀学子参加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服务工作。其中,翻译系2021级本科生余子仟同学10月13日至10月17日于首都国际机场参与引导中外方媒体记者的志愿服务任务,2020级英语系本科生樊晨希同学10月14日至10月18日于国家会议中心参与翻译与媒体引导工作。在这一国际盛会中,她们展现了出色的翻译技巧与沟通能力,为各国嘉宾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翻译系、英语系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社会担当的外语人才,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提供了优质的语言服务,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质。
余子仟同学的感悟
参与2023年一带一路峰会机场岗的志愿服务工作,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而光荣的经历。我参与了制作航班信息表工作、主要负责与肯尼亚、埃及、斯里兰卡、莫桑比克和蒙古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员对接,同时也肩负起智利、匈牙利等10个国家元首代表团的接待任务、联系组织央视总台和新华社记者拍摄以及首都机场6号楼中外记者的管理工作。在外交部新闻司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各项任务,更锻炼了协调组织等多项重要能力。最令我难忘的是来自斯里兰卡的新闻联络员在活动结束后特意给我发来了一段感谢的话,她鼓励我“在未来成为外交部的同事”,这让我备受感动与鼓舞。
这次志愿服务不仅令我感受到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更让我深知学习翻译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技能,更是培养沟通、协调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关键。这些能力将在日后的国际交往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同时,我衷心感谢翻译系为我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专业指导。正是这些知识和指导,使我能够胜任一带一路峰会机场岗的志愿服务工作,更深刻地理解了语言沟通背后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樊晨希同学的感悟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有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前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也非常荣幸能够以志愿者身份去感受和记录一带一路峰会上的开放与包容。说实话,作为法语语言志愿者,在面对各国的新闻工作者们时我已经做好了随时以hello和bonjour来开始对话的准备。可是,从一开始听到外国友人用“你好”向我打招呼并努力进行中文对话的惊讶再到后来听到“你好”的会心一笑,我终于明白——从小听到大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这句歌词是写实而非夸张。还记得在服务期间,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新闻工作者与我分享,中文的学习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中国工作生活。我深刻地感受到中文正在丝绸之路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
峰会结束后,我坐在返程的大巴上看着相关的新闻报道,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大抵是因为报道里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奔赴”吧!
愿“一带一路”倡议之树永远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