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院学科转型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6月28日至30日,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泽庆、副院长石嵩、日语系主任陶芸、学科教学(英语)导师组组长孟雅君和学科秘书邓周媛赴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
调研的第一站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献珑、副院长武建国、副院长战双鹃、国际组织系主任王玉静、日语系副主任贾海平参加调研。院长朱献珑对吴泽庆院长一行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院的组织架构和近年成就。副院长武建国介绍了学科建设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学院特色主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吴泽庆院长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同时双方就课程思政、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第二站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欣、云山杰出学者刘茂生、语言学与信息英语系主任陈哲、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敏子、科研秘书陈淑君参加了调研。院长张欣主要介绍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方向,以实力雄厚的语言学学科为依托,突出特色专业型人才。吴泽庆院长就专业特色发展潜力,外语学科如何结合校本特色深入交流。石嵩副院长、陶芸主任、孟雅君老师分别就科研管理、专业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第三站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勇、副院长王桃花、院长助理江晖和人事秘书陈发美参与了调研。副院长王勇以专业升级的导向为切入点,介绍了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本科生有跨文化的能力,比较思维的能力,从而打造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融通中外”、“文明互鉴”的特色外语专业和学科文化。副院长王桃花重点介绍了学院的师资力量,研究成果,科研激励机制等。吴泽庆院长、石嵩副院长就人才的内育、科研激励及学科建设与中山大学的同仁深入交流。

最后一站是中山大学英诗研究所。英诗研究所负责人雷艳妮副教授及其团队参加调研。雷艳妮副教授梳理了英诗研究所的历史和运行机制,尤其介绍了该所创办的重要学术期刊EPSIANS。此外,双方还探讨了通过英诗研究所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推动科研团队建设和学术平台的搭建的具体做法。

在广州调研的过程中,学院一行还看望并慰问了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2022届毕业生车丽娜、王怡诺,以及在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的2021届毕业生秦瑜禧。同学们看到老师们的到来,心情非常激动。老师们亲切问候了同学们,询问了大家读研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毕业后的工作规划,鼓励她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塑造优秀的品格,练就过硬的本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这次广州高校调研,加深了我院与兄弟院校的了解,为学院学科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学院自身优势,提升综合实力。
(邓周媛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