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举办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9日

  为了推动翻译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促进翻译教学团队经验分享,由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办的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于2022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如期举行。翻译系的马士奎教授、宋达教授、覃俐俐副教授、刘立副教授和桃格茹副教授五位教师带来的系列讲座,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

  11月18日下午15:50-17:25,宋达老师围绕“翻译与中国现代性”的主题,首先介绍了翻译的起源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现代性的概念,尤其是中国现代性的含义,随后结合两个实例加以详细阐释,加深同学们的理解。通过介绍严复对《天演论》的翻译,阐明了中国伦理观念的变化,又通过林纾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翻译,说明了中国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及其缘由。在宋达老师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同学们不仅走近了两位翻译大家,也切实理解到了翻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负面影响。

  12月1日晚上19:00-20:30,刘立老师和桃格茹老师就“译无止境”这一主题,分享了参加国社科重大项目《中亚民族关系与冲突研究译丛》的感悟。刘立老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信息,以及如何从首席专家、到子课题负责人、再到译者层层把关翻译质量,统一规范译文。而后,桃格茹老师结合中亚译丛中的典型译例,从选词、句法两个层面阐述了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语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讲座尾声,老师们共同就学生关注的翻译技术、翻译专业发展趋势、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2月5日晚上19:00-20:30,马士奎老师以“认识翻译与翻译专业”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西方翻译史、翻译教育、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在讲座中,马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翻译之乐”和“翻译之窘”,还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英文名(MUC)以及外国语学院翻译系的由来,让同学们对自己所在院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马老师还提出,翻译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马老师对同学们的翻译学习提出了宝贵建议,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学习借鉴,跟踪时事,放宽眼界,争做高层次翻译人才。马老师幽默风趣的讲座风格,博古通今的知识涵养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12月8日晚上19:00-20:30,覃俐俐老师开展了题为“超越‘应该自我’”的讲座,与同学们共同探究翻译学习和职业成长的能动性。覃老师首先讲解了职业成长的能动性与听众相关性研究,使得学生系统了解了能动性的定义,即个体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而做出的自由独立的“选择”和采取相应自主“行动”。由于时间冲突、能力错位、角色迷失,翻译教师的能动性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职业发展,为此,理解并提高翻译教师能动性至关重要,具有时代意义。针对上述问题,覃老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一,选择更新身份目标,努力使“理想自我”超越“现实自我”;二,主动采取行动,如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学生方面超越“应该自我”,师生共同努力,促进翻译教师能动性的提高。

  在上述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中,各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学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为外国语学院英语类专业学生了解翻译专业与翻译教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供稿:谷宇铭、顾轩宁、李晨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