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西南民族大学魏清光教授: “聚焦‘铸牢’主线 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3日

 20241213日,外国语学院举行第十四期“文·语”学术讲堂,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魏清光教授应邀做专题讲座,主题为“聚焦‘铸牢’主线 讲好中国故事”。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宋达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3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魏清光教授主要从认识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翻译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是以翻译为桥梁进行语言、文化的转换。魏教授从认识维度回顾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共同”和“五个认同”。从实践层面,他以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尘埃落定》、《阿诗玛》、《嘎达梅林》、《玛牧特依》、《仓央嘉措诗歌》等多个文本为例,用翔实的译例和扎实的论述,让同学们认识到,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从审美视角出发,做到常识性审美、逻辑性审美、诗学性审美、形象性审美、场景性审美。他进一步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一是要把故事讲懂,二是彰显审美意识,三是立足中国立场。

讲座中,魏教授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研究要注意平衡某些“一时新鲜喧嚣”的作品和真正“经典永流传”的民族文学典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多思考,更应关注经典文学作品。研究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逻辑主线,立足中国立场,建构中华文学外译理论话语。

宋达教授对讲座做了点评,她强调文学对外交流是中国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时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历史节点,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希望通过中国的文学作品,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进而了解真正的中国。本次讲座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回应了他们在科研中的困惑,对提升学术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文:张娜、翁靓靓

审核:邓周媛,古丽巴努木,吴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