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文·语”学术讲堂第十三期开讲,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应邀在海淀校区文华楼为外国语学院做学术讲座“GenAI时代提示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雷静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与。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提示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展开。首先,王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包括技术演进、技术路线、开源浪潮、赛道分化、多元竞争和技术融合等。同时,详细论述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带来的五个问题和演进趋势、主要特点。
在此基础上,王教授阐述了自己对翻译实践综合运用提示工程的理解,对相关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解读,包括网络文学翻译的痛点、AI助力短视频翻译与传播、技术驱动语言服务行业变革、翻译技术应用模式的变化等。
王教授具体讨论了提示工程在翻译学习中的应用,内容涵盖语言学习、文本润色、语义校验、语料处理、口译模拟、智能翻译等多种场景。以提高翻译质量为目标,王教授借助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设计高效的提示,并列举了实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讲座还谈到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翻译职业的影响,提出大语言模型+人工反馈的培养模式,以帮助翻译专业学生掌握前沿翻译技术,适应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互动环节,王教授详细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析了翻译专业学生的优势,对ChatGPT和未来翻译行业前景提出展望,为同学们未来职业规划提出了建议,讲座加深了师生对现代翻译技术助力翻译能力培养的理解,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提升翻译能力、优化翻译教与学的新路径。
图/文:王昭鉴
审校:邓周媛,古丽巴努木,吴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