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举办俄语-中亚语和日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


2024年11月15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俄语-中亚语和日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本次会议邀请到多位校外专家莅临指导,其中包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李运博、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李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王丽丹。论证会旨在汇聚多方智慧,深入探讨并优化俄语-中亚语和日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此助力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加会议还有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泽庆、副院长古丽巴努木•克拜吐里、日语系主任陶芸、俄语系主任赵春晶、学院教学秘书以及俄日语系的部分教师,论证会由学院副院长古丽巴努木•克拜吐里主持。

会议伊始,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泽庆代表学院对校外专家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日语系主任陶芸和俄语系主任赵春晶分别介绍了各自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出该版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原则、特色凝练、组成比例与学分设置等内容。

随后,与会专家们结合本学校各自培养方案的做法,针对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李运博院长认为,在外语专业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前瞻性,应当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要注重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他还指出除课堂教学之外,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考代练,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杨峻院长认为,培养外语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要结合本校特色专业,拓展外语专业发展空间。优化培养方案应当与时俱进,紧扣时代需求,外语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王丽丹主任认为,课时及学分是优化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要注意平衡性,如何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上保证外语学科的科学性是优化的关键所在。李莎主任强调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性,她认为外语加其他专业的发展模式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

(王丽丹主任远程在线参会)

各位专家与老师就师资力量、专业特色、通用语学习、数智化时代下人工智能与外语学习等问题展开探讨。大家尤其关注,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来促进外语学习,这是目前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老师们与同校外专家们就培养方案的优化交流深入,在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论证会为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提供了助力。学院旨在广聚共识,取长补短,与其他高校外语学院共同探求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新路径。

文:孜比拉

图:可容希

审校:马雯雯,古丽巴努木,吴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