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交流信息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研究与翻译论坛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03日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研究与翻译论坛

发布人:王珊签发人: 审核人:发布部门: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7-11-03 15:08 浏览人数:23

2017年9月30日-10月1日,首届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研究与翻译论坛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朱小琳教授应邀参会,并主持大会讨论。与会专家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学者,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及内蒙古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联合主办。

与会者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民族文学“走出去”、外国族裔文学的研究等专题展开。白庚胜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在时间、空间和创作主体等方面的新变化。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认为,重视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的研究和译介,均衡吸纳各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的精华和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文学创作和文化批评中增强自主意识,使中国民族文学文化真正地走进并融入世界文坛,对保持民族共同进步和文化平衡发展极为重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建军指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应重视地域性。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曾路认为,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范式的研究应注重其符号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构成。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经验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丰富资源和成就,也为世界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案例。

谈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话题,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谢天振对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做了新的解读,重新确定“信达雅”说与傅雷的“神似”说、钱锺书的“化境”说之间的内在呼应关系,从而为重新书写中国翻译思想史、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外译理论寻找中国本土的理论资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任一鸣探讨了族裔文学的文化身份及其书写语言和翻译,并梳理了国外族裔文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民族文学发展的启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安博从翻译的“双重标准”谈把文化外译时,片面理解文字意义使得很多富于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在翻译中流失,这不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在外国族裔文学研究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良功梳理了21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作家身份更加丰富、当下意识更加凸显,文学结构更趋于多元。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安江探讨了巴西在寻求独立民族文化身份进程中,对于欧洲与本土、文明与传统、翻译与创作的人文反思与积极的文学试验活动——“创译”。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曾艳钰论述了“9·11”后美国非裔传记文学中的生命书写。山东大学教授李保杰考察了西语裔美国文学众多分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我校朱小琳教授则从美国非裔文学与非洲文学的原型意象的关联性出发,对美国非裔文学的源流做了梳理。

10月1日下午大会圆满结束。此次学术研讨会高质高效,对民族院校外语学科的定位与发展意义深远。